思维的无痛切除手术

  撰稿·刘洪波 来源:新民周刊

  百度公司向网民道歉了,在竞价排名受到舆论强烈质疑之后。然而,道歉仍是羞羞答答的,百度不是为竞价排名而道歉,而是为竞价排名中存在虚假信息而道歉。这个道歉,把百度公司自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一个与网民同样处在受骗地位的当事人。

  竞价排名,一种谁出更多的钱,就可以在搜索结果上率先出现的“视觉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行为。这种欺骗性的行为,一头连结着被排名的竞价者,一头连结着搜索引擎的使用者,搜索引擎的提供者决定了竞价参与者的排名顺序,也决定了搜索者的观看顺序。而现在,这种排名行为的主持人把自己扮成了“虚假信息”的受骗方。它似乎是在向网民进行一个“把关不严”的道歉,然而我不知道怎样的“从严把关”,能够使网民得到一个真实的搜索结果。

  百度公司祭出了“民族搜索引擎”的法印,称出现需要道歉的情况,是在8年的成长过程中“为了与Google这样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进行竞争”,而过多地关注了技术和研发,而对营销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投入。但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为了得到一个“民族搜索引擎”,就需要接受歪曲性的搜索结果。

  竞价排名这种搜索结果布阵方式,并非只有百度在使用。人们一般习惯于认为,输入一个检索关键词时,得到的结果会是依关联度或点击率的顺序出现,前者符合文献或知识检索的需求心理,后者符合网络时代以计数器为基础的眼球经济特征。然而,搜索引擎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实际上是一份竞价排名表。这种做法,违反人们对搜索结果的一般认知,至少需要加以特别标注。而在美国,这种方式被严格禁止。

  从百度面临的几起诉讼来看,一些参与竞价排名的企业,通过竞价获得排名之利,当竞价给网站带来访问量升高的结果后,停止继续出资竞价,于是网站排名迅即被人为干预,大量网页不在百度搜索结果中显示。这一过程,显示了竞价排名对搜索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它一开始就不再是真实的网络搜索,搜索结果不再是真实的网络图景。

  我并不认为,竞价排名行为只是一种商业策略。竞价排名,应当定义为人为干预搜索结果。这种干预行为,使人看到了互联网时代里,类似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那种大脑控制的景象,可以通过多么容易的方式来实现。需要禁止的,不是竞价排名这种具体的搜索干预方式,而是所有人为干预搜索结果的行为。

  互联网在深层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会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记忆载体、知识库存以及人们大脑中世界图景的构造者。竞价排名已经呈现了人工干预的种种手段,例如它通过加权方式让某一信息优先出现在你的眼前,也通过降权方式使某一结果不再容易被你看到,它也可以通过屏蔽方式,使某一信息相当于从来不曾存在。

  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是一种阅读控制技术。当你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时,阅读控制成为事实上的洗脑。搜索结果的人工干预,使你不再可能获得了解全面的信息和真确的知识,权重是一种阅读推销,屏蔽则是一种记忆删除。人们因这种注定残缺的阅读,形成认知的偏颇和思想的偏见,人们大脑里的世界图景被歪曲,人们的行为选择受到影响。

  很明显地,即使只是干预某些公司的排名,就能够让你误认为某些公司能够提供并不存在的更好的服务,并使你去选择那些公司。容易想象,当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扩展开来,你键入任何一个关键词,得到的都是一个被歪曲的结果,于是你陷入了无知的铁幕,你的世界认知和行为逻辑都变得扭曲。这种人工干预行为,是对你的思想基因、知识基因和信息基因的歪曲性编排,无论进行这种编排行为的人是谁,都意味着让人通过网络在意识上倒退到部落时代。如果不禁止这种歪曲性地编排你的阅读进而歪曲性地编排你的思维的行为,人们将会在欣然不已之中被实施健全思维的无痛切除手术。

  我希望人们看到,反对人工干预搜索结果,反对思维的无痛切除,关系到所有人的权利。信息的真实与虚假,阅读的自主与受控,传播的自由与限制,思想的健全与扭曲,记忆的完整与残缺,认知的正常与颠倒,取决于你能够看到什么、看到哪些。是成为自主的人,还是成为被阉割的马,你应当抉择,应当有所行动。-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的头像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